在40度的高温暴晒下,新能源车的某些设计仿佛开启了“人类受难模式”。
02
隐藏式门把手,确实曾一度风靡。特斯拉率先采用,随后比亚迪汉、领克、蔚来、理想等品牌纷纷跟进。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风阻,提升了颜值,还能增加3%到5%的续航里程,听起来非常诱人。
然而,实际使用中却问题频出,令人烦恼。
我有一位北京的朋友,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,比亚迪汉的门把手被冻住无法弹出。他尝试用手抠、用热水浇,几乎要被逼疯。
此外,电子控制系统的偶尔故障也令人头疼,夹手、关不严等问题频发。根据《2024年新能源汽车用户焦虑报告》,69%的新能源车主对这一设计感到焦虑,这并非空穴来风。
更严重的是,一旦发生碰撞导致车辆断电,隐藏式门把手无法弹出,可能导致人员被困。今年小米SU7的一起事故中,三人因这一设计被困车内。
维修也是一大难题。材料费通常在四五百元起,工时费另算。某些品牌出现问题时,需要更换整套线束,费用高达四千多元。相比之下,传统车门把手的维修费用通常在三百元以内即可解决。
买得起却修不起,这并非玩笑。总之,老车迷的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:门把手这种东西,越简单越可靠。
04
方向盘,这一新奇设计似乎尚未完全成熟。智己L7和吉利银河E8上采用的半幅方向盘,初次上手确实令人眼前一亮。然而,在实际驾驶中,无论是过弯、调头还是掉头,这种设计常常让人手忙脚乱,甚至可能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惊慌。
有一次,我为客户试驾Model S时,一位新手驾驶员因紧张而未能稳住半幅方向盘,结果轻微碰撞到了护栏。
普通家用车单边打满方向需要540度,而这种小半圈的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显得尤为不便。方向盘的设计并不仅仅是换个造型就能称为“创新”。
不要与F1赛车相比,后者120度的转向角已经足够使用,而我们日常驾驶毕竟不是在赛道上。
06
单踏板模式,许多用户表示喜爱,因为脚部无需频繁切换,市区驾驶更为便捷。特斯拉Model 3 以及其他多款主流电动车都在推广这一功能。
我早期使用这一功能时,确实感到新鲜。然而,使用半年后,我差点因此发生事故。前车紧急刹车时,我完全忘记了踩刹车,抬起脚的瞬间差点追尾。
这种情况下,肌肉记忆实际上被逐渐改写。当我换回燃油车驾驶时,红灯松开油门时还以为车辆会自动停下,差点酿成大祸。
此外,强烈的动能回收力度导致车内乘客感到颠簸,容易晕车。
官方称单踏板模式可增加续航里程数十公里,但必须明确的是,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。尤其是对于老司机更换车型时,最好保留传统的双踏板模式。
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工信部已出台规定,自2026年起,新车不得默认使用单踏板停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