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车企的野心有多大?
回答这个问题,按照现阶段的认知,相信即便是大多数车企的从业者和管理者,也都会只想到关于销量的触点。出海是一个热门话题,而随着汽车出海越来越火,汽车从业人员们也忽然开始发现一件事。
“原本以为汽车出海,是复制国内的模式就可以,但其实发现走不通”。
汽车出海,所涉及的不止是汽车产品、汽车技术,还要了解海外的法规、适应当地的文化、理解当地消费者的审美,而这些最终会落回到第一性上。
需要做品牌,这相当于是做人。人性,会通过营销、定价、设计等等众多细节所展示出来。品牌成功了,才有谈销量的可能性。在欧盟市场,日系车在这一方面花费了几十年,才有如今丰田的小崛起。韩系车很好的吸取了日系车的错误,所以花费了十多年。而如今好消息是,中国车,可能要继续刷新纪录。
从超过特斯拉,再到超过自己
据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网站5月23日报道,比亚迪在欧洲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。
报道援引英国骏特商务咨询公司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比亚迪4月在欧洲28个国家的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特斯拉。
从营收上也是这样,截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7771.02亿元(人民币,下同,约等于1071亿美元),同比增长29.02%。 这是比亚迪年度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,而特斯拉去年的年度营收为977亿美元。在充分的学习之下,中国国产车也海外市场的增长速度显然是越来越快,而接下来,还将有所加速。
因为,在同一舞台上相伴的越久,所能得到的学习机会就越多,认知变化也就越深刻。
2025 年德国慕尼黑车展,全球四大车展之一,欧洲最重要的车展即将开启。它是全球的行业焦点,展示新车、展示技术、展示认知、展示品牌,云集了汽车及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,更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及多行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平台。
按照已经梳理出的相关信息,宝马、奔驰、大众、特斯拉等业界领袖将共同提出自己的未来计划,这足以展示出全球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路径。
鉴于德国,欧洲,仍然是全球汽车的很多领域风向标。所以,关于自动驾驶、品牌建设等,都能够在此处重新思考与学习。
争夺汽车奥斯卡,这是必由之路
2025年,这将加速。因为,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,催化剂越来越多,生态也愈发完善。
2025年9月9日,AutoVision Awards全球颁奖盛典“AutoVision & 微博之夜”将在慕尼黑车展首日盛大举行。本次盛会将汇聚全球汽车行业领袖、车企高管及获奖代表,聚焦全球汽车出行传播趋势与创新,为中国品牌提供一个链接国际视野、展示实力、深化价值沟通的舞台。
当前,中国正在推动创新驱动型工业体系的发展,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是中国制造业升级、创新力提升、品牌力塑造等各方面成果的集中展示。在2024AutoVision盛典上,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、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以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为例,探究了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的关系。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、CEO吴迎秋围绕如何做强中国汽车产业、打造属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品牌发表了精彩观点。
当前,汽车产业已进入全新的市场阶段,单一的广播式传播的获客率越来越低,与此同时,全球数字营销手段的崛起为品牌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,也掀开了汽车营销结构性变革的序幕。作为传媒界的重要代表,微博营销副总裁吴默结合这一变化,从社交热点和品牌价值的方向,阐述了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关注颗粒度越来越细,新车发布的全生命周期化等趋势议题。
写在最后:
中国汽车出海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,但走向世界不是一蹴而就,需要久久为功。未来,中国汽车品牌要摆脱“高性价比”的单一市场标签,通过品牌的长效建设和持续升级树立高端形象。中国汽车品牌要真正实现全球化,必须建立独特的品牌文化符号,并借助文化营销更好地讲述“品牌故事”,实现文化、情感和价值观的输出,引发全球消费者共鸣。